正之源

知本正心·行当前事·同源共流·创百年所

姓名“同音不同字” 法院断案综合审查关联性

       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,去医院看病时,医院病历上自己的名字往往被写的“同音不同字”。近日,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案件时,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 2012年4月27日,施某驾驶某牌号摩托车与张立驾驶的无号电动三轮车左侧相撞,造成两车受损和张立受伤。该起事故经蚌埠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处理大队认定,施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,张立负事故的次要责任。原告张立受伤后,于当日被送往蚌埠二院治疗,伤情经诊断为“左小腿不全断等”,住院治疗10天,支出医药费5千余元。后张立于5月7日自行要求出院,并于当日入蚌埠三院住院治疗30天,伤情经诊断为“左胫腓骨骨折”,支出住院费4万余元。现起诉来院,要求被告施某赔偿其相关损失。

       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,被告施某抗辩认为原告系自行转院且三院病历上载明的伤者是“张利”而非本案原告“张立”,与本案没有关联性,因此不愿意赔偿张立转院后在三院的相关治疗费用。承办法官通过对本案的证据全面审查后认为,原告张立自2012年4月27日受伤起在二院住院治疗至2012年5月7日自行要求出院,并于当日入三院住院治疗30天,且相关病情能够互相印证,形成完整有效的证据链,因此决定对被告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。后经法院判决,施某赔偿原告各项损失5万余元。

来源:法律教育网

正之源官方微信号